timeline_20201031_024726

後面四張圖片是針對分隔線地下打得內容給的呦

肌筋膜一旦緊縮,肌肉就會僵硬、難以活動。
很多人對酸痛都有誤會,可能會覺得忍耐一下就過了阿,不然就是運動後的酸痛都很正常的拉,但其實肌筋膜緊縮、肌肉失去彈性,以及骨骼與神經受到損傷是一連串的。

第1️⃣階段—肌筋膜纖維化、變硬
表現特徵:肌肉酸痛、僵硬或緊繃
當肌纖維產生撕裂傷之後,膠原纖維會堆疊修補,造成「組織纖維化」。
肌筋膜逐漸變硬,同時影響到肌肉,出現僵硬、疲勞的情況。

第2️⃣階段—肌筋膜失去收縮性和延展性
表現徵兆:出現疼痛、發炎等症狀
上班族因工作姿勢固定,所以瞞容易就達到成就,長期會影響到骨骼健康,像是急追側彎、駝背之類的。
該階段初期疼痛點非常明顯,當它變不痛或間歇性時,不要以為他自己痊癒了嘿,其實是情況惡化了。
此時必須做深層按壓才能找到疼痛點,書中建議可以先熱敷讓肌筋膜放鬆。
(emoji)居家護理如果怕長時間使用又好死不死剛好睡著,可以選擇電熱毯,恆溫定時應該蠻理想的,不然隔天早上起床就會發現某塊肉熟了…也可避免冷氣直吹,才不會造成血管收縮。

第3️⃣階段—骨骼過度磨損,增生出骨刺
表現徵兆:出現手腳發麻的情形
如果不解決肌筋膜壓力,肌肉就很難順利活動。
持續錯誤的姿勢,關節和骨骼就會嚴重磨損還會增生骨刺。

第4️⃣階段—骨刺壓迫神經,導致神經發炎
表現徵兆:出現針刺感疼痛、肌肉萎縮,嚴重可能癱瘓
骨刺如果不處理可能傷害到神經,一開始是因為發炎產生「痛」,之後出現針刺感的「麻」,然後是沒有感覺的「木」,最後肌肉萎縮、神經壞死,演變成「癱瘓」

 - - - - - - - - - - - -

這次針對背部幾個常見問題做改善,上背許多困擾都是因為長時間姿勢不良、肌耐力不足造成的肌肉萎縮以及無法放鬆。
肌肉過度使用,感到疲勞及產生乳酸堆積,久了就會形成慢性疼痛。
肩胛骨旁的「膏肓」是肩、背、上臂力量傳道的終點,因此疼痛感更深。
長時間的使用雙手,兩手張力過大,導致肱骨、肩胛骨、鎖骨錯位,也會影響上背的「大、小菱形肌」過度收縮而肌膜發炎。
好發族群:低頭族、上班族、勞力工作、家庭主婦。
平常就盡量避免駝背、烏龜脖子、用耳朵加電話等。
針對「膏肓」按摩,可舒緩疼痛。
針對上背肌(斜方肌、大圓肌、棘上下肌、闊背肌)、提肩胛肌的痠痛點按壓,可放鬆上背部肌肉,改善胸椎、頸椎的活動度及協調動作。

另外,當腰椎和下背肌肉感覺緊繃酸痛時,什麼姿勢都沒有辦法放鬆,站也不是坐也不是,同一個姿勢維持一段時間就開始腰酸背痛。
下背痛是因為肌肉長期緊繃或過度使用,像我個人就很閃到腰,這則是肌腱或韌帶扭傷拉傷,也是因為肌耐力、延展性不足,搬抬重物或天氣冷都容易發生。
經常閃到腰容易引發椎間盤突出、長骨刺,進而壓迫神經變成「坐骨神經痛」,或大範圍肌筋膜發炎。
下輩痛時可以直接按壓疼痛處舒緩僵硬的肌肉,但其實更重要的是「預防」,你已經在痛了,還要去按痛的地方,不尖叫才怪…
(emoji)盡量保持正確的站坐、運動姿勢,避免大動作伸、彎腰,不讓腰椎受過多重力壓迫,過這些感覺很難持之以恆,所以也建議可以做一些簡單的拉筋,平常沒這個習慣的人就從基本的、小範圍的做,慢慢地加強,如果一口氣就要達成成就,基本上呢是死得更快。
(emoji)針對骼腰肌、脊柱旁肌下段大範圍的按摩,可有效舒緩下背酸痛。
不過我個人覺得如果不是疼痛感,只是感到腰痠的情況,拳刷阿指推之類的,效果好像沒那麼明顯。比起舒緩性的按摩,直接針對痠痛點深層下壓,定個十幾米比較爽。(moomintroll)

 

arrow
arrow

    浮宮漂浮舒緩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